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8年夏季,石油价格疯狂上涨,美元的贬值是当时油价上涨的一大重要因素,单一的美元支付结算使国际石油市场过于脆弱。而对以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进行的大规模套利成为了直接导致金融海啸的一大震源,美元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的比例正在逐渐缩小,但其现在仍占世界经济的四分之一,且其份额远远大于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单一的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制仍旧是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石油市场的脑袋上要是只有美元这一根头发会是何等的悲惨,更何况世界经济了。

在2008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之时,美元在世界的外汇储备中仍然占到了64%的份额,在外汇交换中也是达到了总量的60%,而在世界贸易中更是占到61%的比重。“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贸易都会使用和支付美元。而且在短期内,三、五十年内可能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变化。”中行副行长在论坛上曾经如是说。

但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改变的可能。在石油市场上,自2000年萨达姆宣布放弃以美元作为石油结算工具转而只用欧元结算之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石油出口国在逐渐放弃美元这一支付结算工具。由此引发的倡导石油计价多元化货币组合已经在资源支付新机制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伊朗政府在2006年3月20日成立了全球首个以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所;俄罗斯也在对日和对华的石油贸易中逐渐加大卢布结算的比例;而日本在与伊朗的石油贸易中也开始尝试使用日元作为结算;欧佩克国家中更是一直传出共同组建的共同货币“阿拉伯第纳尔”的消息。

中国利用目前的发展局面,在倡导石油进出口GtoG(即政府对政府的模式)的同时,可以考虑以人民币、欧元、日元、卢布、卢比和美元等重要资源输出及输入国的货币为基础,由进出口双方开发新的计价公式和货币组合进行支付结算用以支付资源价值,打破原有单一的美元支付。

笔者在2008年时曾就这一问题多次在媒体上发出强调“中国作为”的呼声,提倡创新支付结算的新体系。我们看到,中俄之间已经就双边贸易结算采用卢布对人民币的交易机制历史性地达成协议。

除了在石油等资源领域倡导创新支付结算体系之外,在其他贸易领域同样也要提倡这样的创新,为人民币争得支付结算中的一席之地。以我国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的能量和强大的外汇储备量,完全可以担保接受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在其需要时将人民币兑换成其需要的国际货币。如此作为,多元化世界贸易中的支付结算体系同时对于提高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都大有裨益。

话题:



0

推荐

童媛春

童媛春

16篇文章 14年前更新

国际资源学者。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于1990年成为美国安然公司顾问,1993年成为美国安然国际有限公司首任驻华首席代表,1995年进入美国PVM石油经纪集团并在安然美国总部工作,1996年后长期从事国际资源研究,管理,贸易,投资和咨询工作。现任香港联中资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近二十年石油等国际资源领域业务发展与管理经验,十多年与世界超级能源公司合作开展业务的经验。

文章
  • 文章归档
2009年 16篇